汽车尾气检测玩猫腻行业遏制力度应加度

据悉,去年的这个时期,广州市开始实行新的年审尾气检测方式,数月以来,众多柴油车以及部分汽油车都被新规“卡”住。很多市民都以为,在更加严格的检测标准下,本地汽车尾气排放污染之害将会有效得到遏制。然而,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还是失望地发现,虽然源自美国的瞬态工况法从理论上的确比之前的尾气检测方法科学,但添上“特色”之后,通过各种“猫腻手法”过关的车辆依旧在路上超标排放,有违政府相关部门的初衷。

某辆行驶四年的车型,由于审尾气检测时过不了关,车主于是在一些朋友的建议下,直接更换了原车的三元催化器,Z终,该车在检测中过关。而在过关之后,车主再到维修厂将原车的三元催化器换回。之所以换回原车的三元催化剂,主要是维修专家告诉他,目前市场上的三元催化器良莠不齐,有的使用寿命只能维持半个月左右,而若在拆装时出现问题,一辆检测“合格”的车主上路后,在路上排放照样会严重超标。

另一方面,也有些车辆的检测结果显示未达标,则是由于检测人员操作失当。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按规定,采用“静态工况法”进行检测,应该关闭车内电器,但在实际检测中,部分检测站的工作人员却一直开启着车内空调,加大了发动机的负荷,甚至超过正常标准,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自然不足为奇了。于是有些车主在一家检测站检测时被告知排放超标,但在其它检测站复查,却显示“过关”。

“玩猫腻”,排放不合格的车辆也能上路,而排放达标的车辆在工作人员失当的操作下也可能被错抓。在此,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加强路上抽查车辆排放的力度,并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才能杜绝种种的潜规则,并减少车主不必要的奔波,大伙年审检测时才不再要靠“碰运气”。

发布时间: 2012-06-08

您可以通过在线留言联系我们: